COM+技术介绍

勇哥注:

com+技术已经是20年前的技术了,当初com的推出是为了解决跨语言之间的模块复用。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和MTS(Microsoft事务服务),这些加在一起就是com+

了解这些老技术,即是对老旧系统支持的需要,也是对新技术产生的需求有更深刻的了解。


COM+技术介绍


COM+是Microsoft提出的一种组件技术,它并不是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的新版本,而是COM的新发展或更高层次上的应用。COM+的底层结构仍然以COM为基础,几乎包容了COM的所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集成。以下是对COM+的详细介绍:

一、定义与背景

  • 定义:COM+是COM、DCOM(Distributed 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和MTS(Microsoft Transaction Server,Microsoft事务服务器)的集成,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功能强大的组件体系结构。

  • 背景:由于历史原因,COM、DCOM和MTS之间并不完全融洽,难以形成统一的整体。COM+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这三者统一起来,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强大的组件开发和应用部署能力。

二、特性与优势

  1. 组件提升:COM+把组件软件提升到应用层,而不是底层的软件结构。它通过操作系统的各种支持,使得组件对象模型建立在应用层上,把所有组件的底层细节留给操作系统,从而简化了组件的开发和使用。

  2. 分布式网络应用:COM+不再局限于COM的组件技术,它更加注重于分布式网络应用的设计和实现。这使得COM+成为Microsoft系统平台策略和软件发展策略的一部分。

  3. 集成优势:COM+集成了DCOM和MTS的优势,包括事务特性、安全模型、管理和配置等。这使得COM+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组件体系结构,能够满足复杂的企业级应用需求。

  4. 服务支持:COM+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服务支持,包括自动事务处理、负载平衡、内存数据库服务等。这些服务可以通过声明方式配置,从而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

三、应用与实现

  • 应用场景:COM+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应用、分布式应用以及需要高可靠性和事务处理的场景中。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和平台,使得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技术进行开发。

  • 实现方式:COM+组件可以通过RPC(远程过程调用)或消息队列等方式与客户端进行通信。它支持同步和异步两种调用方式,并提供了负载平衡和事务处理等服务。

四、总结

COM+是Microsoft提出的一种功能强大的组件技术,它集成了COM、DCOM和MTS的优势,为开发人员提供了更加灵活和强大的组件开发和应用部署能力。通过COM+,开发人员可以更加轻松地开发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企业级应用和分布式应用


com+之后,微软又升级了面向组件的编程技术有哪些呢?


在COM+之后,微软进一步升级了面向组件的编程技术,其中最显著的是推出了.NET框架。以下是关于.NET框架及其相关技术的详细介绍:

.NET框架

  • 发布时间:微软于2002年推出了.NET框架,作为COM+技术的后续发展。

  • 核心技术:.NET框架的核心是CLR(Common Language Runtime,公共语言运行库),它提供了一个跨语言的运行时环境,允许各种编程语言(如C#、VB.NET、F#等)编写的代码在.NET环境中执行。CLR还负责内存管理、垃圾回收、安全等核心服务。

  • 框架类库:.NET框架还包括一个庞大的框架类库(FCL,Framework Class Library),提供了大量的预定义类和接口,用于支持各种常见的编程任务,如文件I/O、网络编程、数据库访问等。

面向组件的编程在.NET中的体现

  • 组件化开发:.NET框架支持面向组件的编程模型,允许开发者将应用程序拆分成多个可重用的组件。这些组件可以是自定义的类库、控件或其他可重用的代码单元。

  • 跨语言互操作性:由于CLR的存在,.NET框架中的组件可以在不同的编程语言之间无缝互操作。这意味着,无论组件是用哪种.NET支持的语言编写的,其他语言编写的代码都可以轻松地与之交互。

  • 托管代码:.NET框架中的代码被称为托管代码,因为它在CLR的控制下运行。CLR提供了许多服务来简化组件的开发和使用,包括自动内存管理、类型安全检查和异常处理等。

其他相关技术

  • ASP.NET:作为.NET框架的一部分,ASP.NET提供了用于构建动态Web应用程序的框架。它支持MVC(Model-View-Controller)等设计模式,并允许开发者使用.NET支持的任何编程语言来编写Web应用程序的后端逻辑。

  • ADO.NET:ADO.NET是.NET框架中的一个数据访问技术,它提供了一组用于连接数据库、执行命令和检索数据的类。ADO.NET支持多种数据库系统,并允许开发者以面向对象的方式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 WCF(Windows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WCF是.NET框架中的一个用于构建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框架。它提供了统一的编程模型来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传输方式,使得开发者可以轻松地构建跨平台、跨语言的分布式应用程序。


那.net core时代,有面向组件的新技术吗?

在.NET Core时代,微软继续推进了面向组件的编程技术,并提供了一系列新的特性和工具来支持组件化开发。以下是一些关键的面向组件的新技术或特性:

  1. 跨平台支持

    • .NET Core(现已统一为.NET 5及后续版本中的一部分)是一个跨平台、高性能、开源的开发平台,允许开发者在Windows、Linux和macOS上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这种跨平台能力使得组件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无缝运行,极大地提高了组件的复用性和可移植性。

  2. 模块化设计

    • .NET Core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允许开发者根据需要选择并包含所需的库和框架。这种设计使得组件可以更加精细地控制其依赖项,减少不必要的包含,从而减小了应用程序的大小并提高了启动速度。

  3. 依赖注入(DI)

    • 依赖注入是.NET Core中的一个核心组件,它允许开发者在运行时动态地将依赖项注入到组件中。这样做可以减少组件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代码的可测试性和可维护性。在.NET Core中,依赖注入被广泛用于构建松散耦合的应用程序和服务。

  4. NuGet包管理器

    • NuGet是.NET Core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一个包管理器,允许开发者查找、安装和共享.NET库和工具。通过NuGet,开发者可以轻松地获取和使用第三方组件,这些组件可能是由其他开发者或组织创建的,用于解决特定的编程问题或提供特定的功能。

  5. ASP.NET Core

    • ASP.NET Core是基于.NET Core构建的Web开发框架,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来支持面向组件的Web开发。ASP.NET Core支持MVC(Model-View-Controller)等设计模式,并允许开发者使用Razor Pages、Blazor等技术来构建Web应用程序。这些技术都强调了组件化的开发方式,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加灵活地构建和维护Web应用程序。

  6. 容器化支持

    • .NET Core支持Docker等容器技术,允许开发者将应用程序和其依赖项打包成一个独立的容器。这种容器化支持使得组件可以更加容易地在不同的环境中部署和运行,同时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出自勇哥的网站《少有人走的路》wwww.skcircle.com,转载请注明出处!讨论可扫码加群: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会员中心
搜索
«    2025年4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最新留言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随机文章
文章归档
友情链接
  • 订阅本站的 RSS 2.0 新闻聚合
  • 扫描加本站机器视觉QQ群,验证答案为:halcon勇哥的机器视觉
  • 点击查阅微信群二维码
  • 扫描加勇哥的非标自动化群,验证答案:C#/C++/VB勇哥的非标自动化群
  • 扫描加站长微信:站长微信:abc496103864
  • 扫描加站长QQ:
  • 扫描赞赏本站:
  • 留言板:

Powered By Z-BlogPHP 1.7.2

Copyright Your skcircle.com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8008319号


站长QQ:496103864 微信:abc496103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