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大刘在《三体》小说的这句话曾经让勇哥读到的那一刻思想飞了好远。
今天突然在网上看到有人提到这句话,立刻搜索了一下大家对它的理解,摘了一篇有共鸣的附上。
我的理解是:文明的灿烂与否并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的,宁可获得短暂的灿烂文明,而不愿苟且偷生。
这句话出自帕斯卡的: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 是说要让活着的每时每刻都要精彩,而不是让生命虚度,随着时光衰老。
在这里引用一篇之前看到的博客:
“给岁月以文明”是我博客以前的副标题,出自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原句是“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不过这句话不是大刘原创,是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的那句“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的变形。
说出这种话的人拥有看透生命的大智慧,帕斯卡之所以有此言论,大概和他的生命状态有很大关系。帕斯卡自小体质虚弱,又因过度劳累而使疾病缠身。他只活到了三十九岁,但一生辉煌,活得虽短却很精彩。正是这短暂的人生让他更清楚的看到生命的本质,福祸相依,这正是上帝的公平,或者说是概率的公平。
帕斯卡不只是我们印象中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他还是一位宗教哲学家。在1654年末遭遇一次神秘事件后,他离开数学和物理学,专注于沉思和哲学、神学写作。他的宗教论战之作《乡巴佬书信》(Lettres provinciales)被奉为法文写作的典范,过世之后其生平笔记被编辑为《思想录》(Pensées)。在《思想录》中,老帕同样留下经典之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To the time to life, rather than to life in time,只有看透生命的智慧才能摆脱时光的桎梏,获得内心的宁静。
---------------------
作者:hackpig
来源:www.skcircle.com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博文链接!
本文出自勇哥的网站《少有人走的路》wwww.skcircle.com,转载请注明出处!讨论可扫码加群:


